如果告诉你,明朝曾经有个官员,连皇帝的脸色都敢不看,碰到权贵的儿子照样敢拘起来问话,甚至还自己买好棺材、和家人道别,做好了随时掉脑袋的准备……这样的“猛人”,在百姓心里堪称神一般的“清官”。可同样是这位传奇人物,他的一些做法却一直被质疑,甚至没那么多人愿意称他为“好官”。那么,海瑞到底是怎么做到让历史争议不断?清官和好官,差距有多大?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个被钦点为“有争议的清官”的明朝铁骨汉子。
有人说,海瑞这辈子就是个“原则党”,讲起理来谁都不能拦。可也有人觉得他管事太有点“死板”:当年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下乡搜刮,各级官员都上赶着巴结,就只有海瑞端上一杯白开水还把人扣了,这要换别人手上,估计早就一桌好菜一车洋酒招呼着了。可是换个思路讲,这种不留情面的刚劲儿,有时候能救老百姓,但有时候,也会让所有同僚都想远离他。到底清官是靠能耐,还是靠一身正气?这背后的故事,比电视剧更刺激!
展开剩余74%事儿要慢慢道。海瑞不是一出生就“扫黑除恶”,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书生。年轻时科举失利,在家苦读多年,三十六岁才混个举人。刚到福建教书的时候,他就先立规矩:见大官不用跪,规矩得按制度来。学生们开始还不适应,觉得怪丢人。后来有检察官来看校情况,他只拱拱手,连个正跪都不来。旁人背后笑他,说他是“笔架博士”,可学生心里明白,这个老师真有点骨气。换到淳安当知县,又碰上胡宗宪儿子那档子事,所有官员都不敢得罪大人物,唯有海瑞只给白开水,还把人关进去了,带的钱也全部收缴。有人说,这样太刚,容易给自己惹麻烦。也有人觉得,唯有这样,百姓才有盼头。老百姓心里明白:“海青天来了,我们日子有得过了。”
事情好像暂时平静。海瑞做知县那会儿,真是一身正气,不光给穷人减租减赋,有冤屈的也肯替人喊冤。有人靠山硬,有冤情没人理,他偏要查到底。看上去,这地方清明了。可明面下,其实风高浪急。同僚里有人忌惮他的手硬,也有人揣摩着“早晚有一天他自讨苦吃”。更何况,海瑞有些做法其实挺极端——要求一切恢复明太祖朱元璋那苛刻的老规矩,把高俸禄官员的工资一刀切下来。这下不光大户人家有意见,连手下都觉得太“理想主义”。有些人嘴上夸海瑞:“清正!”转身就埋怨:“太不懂变通。”有人甚至说他“官做不长”。反对声慢慢起来,大家看着他,心里都打鼓:这样办事儿,到底能管几天?
就在大家觉得风平浪静、海瑞快顶不住了,他又翻出“王炸”。明朝讲究官场规矩,只要有上级视察,都要大摆排场。海瑞偏偏跟这规定“较上劲”,从不肯陪笑脸,啥都按“祖宗家法”来。后来,他还上书明世宗,直接戳破皇帝近臣的黑账,不但不怕丢乌纱帽,还跟亲属交代生死、自己备好棺材。这个举动一出,官场哗然。百姓更是街头巷尾传得口口声声,“海青天不怕死,是为我们吆喝的。”但官场里,反弹也最大化了。有的权贵巴不得他早点被收拾掉。前脚刚上任就搞改革,哪家能扛住?结果,他一度遭贬,发配南京。反转的是,被“发配”后,老百姓追到码头送别,哭成一片。甚至有个掌柜追着喊:“海大人,咱不要官府的油水,只要你不走!”百姓的拥戴和官僚的憎恶,彻底对立了起来。此刻你会发现,海瑞身上那股“只为百姓、不奔私利”的劲头,其实是他最大也是最致命的矛盾点:好事儿做绝,敌人也做绝。历史评论家说,这种人,只能做短线英雄,很难做长期统管社会的“好官”。
表面上,皇帝处理了举报,海瑞也暂时离开权力中心。风波仿佛结束,官场好像松了口气,但危险还在后边。因为海瑞离职后,原本初现的清明风气很快就消失殆尽,贪官污吏卷土重来。更大的问题出现了:他的极端作风其实挤压了不少中间力量,一些基层官员受了牵连,没有灰色地带,索性也“破罐子破摔”。“一旦铁腕官员走了,贪腐又死灰复燃。”民众一时之间无所适从。海瑞想推进的那些改革,也都成了“一场风”。甚至连支持海瑞的家人,都受到牵连,被时任政敌在背后穿针引线,有的家属生计困苦。社会分歧越来越大:一边有人怀念“海青天”,一边有人干脆讲,“这种人撑不起一个完整体系,只能当当历史的异类”。就这样,舆论再次归于沉默,谁好、谁坏,变得更加模糊。
讲真,说海瑞清正,这点没毛病。要是评廉洁榜单,海瑞稳居前几名。但真说“好官”,那可得打个大大的问号。好官,不光得自己干净,还得让整个社会运转顺畅。把事儿全按最理想的老规矩来,有点像用斧头砍细活,看着够硬气,其实可能会把好几个大工程砍废了。那些被海瑞怼的官员,表面被治得老实了,结果人一走,全出来报复,这有啥实质意义?一身正气能救一时,一地治理要靠大家一起玩。只靠铁面无私,是不是太理想化了点?要真是每个地方都全抄明太祖朱元璋那一套,那今天的企业主和普通老百姓,大概早就吃不消。所以说,夸海瑞清廉没问题,但“好官”这两个字,还真不好随便给。
为什么咱们很多人一提起“做官”,就只盯着“清廉”两字?难道做个不沾油水的好人,就一定适合带团队、管社会?要真像海瑞那样,干什么都只讲死理,不讲人情,是不是也有问题?你觉得社会最需要的是“清官”还是“能官”?官场假如都是“海瑞”,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会更踏实,还是更鸡飞狗跳?
发布于:陕西省热点资讯